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对外担保履约审批权限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6-17 22:38:49   浏览:9208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对外担保履约审批权限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规范对外担保履约审批权限的通知
国家外汇管理局

汇发[2000]84号


国家外汇管理局各分局,北京、重庆外汇管理部,大连、青岛、宁波、厦门、深圳分
局:
为规范对外担保履约业务的审批权限,现将对外担保履约业务的处理原则下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1、对外担保履约按照属地原则,合法、合规的对外担保履约由辖地分局按规定办理,并将担保履约核准情况同时抄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2、实质性违规(指担保人的对外担保行为应当经外汇局批准,但担保人在签订担保合同前未经批准的)的对外担保履约,经辖地分局初审后报总局审批。
3、程序性违规(仅限于担保人的担保行为已经外汇局批准或无需批准,但在对外担保履约前,未按规定到外汇局办理对外担保登记手续的)的对外担保履约,由辖地分局根据违规情节对担保人进行相应处罚后予以办理,并将处罚和担保履约核准情况同时抄报国家外汇管理局备案。



2000年6月28日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关于做好草原虫灾防治工作的通知

农业部


关于做好草原虫灾防治工作的通知


  从今年5月份开始,我国一些省(区)将陆续进入草原虫灾危害期。为切实做好草原虫灾防治工作,努力实现“飞蝗不起飞成灾,土蝗不扩散危害”的目标,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宣传引导

  近年来,我国草原蝗虫呈偏重发生趋势。据综合分析预测,今年土壤中虫卵残留基数明显高于常年,草原虫灾仍是大发生年份,防治形势十分严峻。同时,周边国家蝗虫迁入,对我国草原构成严重威胁。加强草原虫灾防治工作,对于巩固发展草原保护建设成果,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增加农牧民收入等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各地要充分认识加强草原虫灾防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抓好草原虫灾防治工作,努力减轻虫灾造成的经济损失、生态破坏和社会影响。要充分运用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草原虫灾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防治虫灾的有效措施和实际效果,积极引导和促进草原虫灾防治工作的开展。

  二、加强监测预警,严格报告制度

  搞好草原虫情监测,是做好防治工作的前提。目前正值虫卵孵化季节,各级农牧部门要及早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做好监测预警工作,密切监视虫情动态,要指定专人负责虫灾报告工作。进入5月份以后,要严格执行严重灾区每周一报告制度,坚决杜绝漏查、漏报及瞒报。发生飞蝗越境等特殊情况,要随时报告,保持灾情信息渠道畅通。

  三、做好各项准备,提高防治能力

  要结合本地草原虫灾防治工作实际,制定科学的防治方案,掌握虫灾防治工作主动权。要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落实防治经费,做好农药订购、器械购置检修、飞机租用等准备工作。要进一步加强鼠虫测报和防治技术的培训,不断扩大基层虫灾防治的技术队伍,大力推广生物防治等高新技术,提高草原虫灾防治的科技水平。要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切实增强应急防治工作能力。

  四、注意飞蝗入境,做好防范工作

  近些年来,由哈萨克斯坦、蒙古等国迁飞入境的蝗虫,对我国新疆、内蒙古等边境地区的草原和农牧业生产造成极大危害。今年边境地区虫灾防治形势依然严峻,邻国飞蝗入境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有关省区要密切监视加强边境地区虫灾防治工作。发现飞蝗入境,要立即报告,及时组织力量扑灭,避免造成大的危害。

  五、科学使用农药,保障人畜安全

  虫灾防治飞机作业和人工施药事关飞行安全和人畜安全。各地在防治作业中,务必注意安全,防治人员上岗前务必经过操作技术和安全知识的培训,严格遵守《草原法》和《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科学使用农药,提倡使用生物农药,禁止使用剧毒、高残留以及可能导致二次中毒的农药,确保人员安全,避免牲畜中毒及环境污染。一旦发生人员伤亡事故,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处理,并及时上报。

  六、加强组织领导,落实防治措施

  各级农牧部门要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要把虫灾防治工作摆上重要日程,切实加强对草原虫灾防治工作的领导。各地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要组织制定或完善草原虫灾应急预案,明确有关部门和人员职责。要统一协调各方面力量,充分发挥各级业务部门技术优势,搞好技术指导,采取更有效的防治措施和工作方式。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在草原虫灾防治期间,我部将派员深入重点地区督促检查防治工作。

  请将你省(区)虫灾防治预案、虫灾防治指挥部成员名单、报告人员和联系方式,于2004年5月15日前报我部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二○○四年四月二十一日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电话答复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电话答复

1989年5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

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鄂法研(1988)33号《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应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原则上同意你院意见,即对于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在对其前罪再审时,应当将罪犯犯新罪时的判决中关于前罪与新罪并罚的内容撤销,并把经再审改判后的前罪没有执行完的刑罚和新罪已判处的刑罚,按照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依法数罪并罚。关于原前罪与新罪并罚的判决由哪个法院撤销,应视具体情况确定:如果再审法院是对新罪作出判决的法院的上级法院,或者是对新罪作出判决的同一法院,可以由再审法院撤销;否则,应由对新罪作出判决的法院撤销。对于前罪经再审改判为无罪或者免予刑事处分的,其已执行的刑期可以折抵新罪的刑期。执行本答复中遇有新的情况或问题,请及时报告我们。

附:湖北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再审时应如何确定执行的刑罚问题的请示报告

鄂法研(1988)33号

最高人民法院:
我省法院在审判实践中,经常碰到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罪犯在再审时难以确定其执行的刑罚的问题。我们认为,对再审改判前因犯新罪被加刑的,再审时应按刑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将前罪经再审改判而未执行完的刑罚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合并,依照数罪并罚的原则,决定执行的刑罚。
但上述作法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罪犯犯新罪时的判决中关于新罪与前罪并罚的内容是否撤销ⅶ同哪几个法院撤销ⅶ二是对前罪再审改判无罪或者免予刑事处分的,其已执行的刑期是否应当折抵新罪的刑期ⅶ我们认为,对同一犯罪事实不能有两个相互矛盾的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并立,再审改判时,对罪犯犯新罪进行判处的判决中关于新罪与前罪并罚的内容应当撤销。如果再审法院与对新罪作出判决的是同一法院,或者再审法院是对新罪作出判决法院的上级法院,上述内容由再审法院撤销;若不是,则由对新罪作出判决的法院撤销为宜,前罪经再审改判为无罪或免予刑事处分的,其已执行的刑期与新罪判处的刑罚虽然所依据的不是同一事实,但考虑到罪犯是不应受到的限制自由,因而将原已执行的刑期折抵新罪的刑期比较合理。
当否,请指示。
1988年9月20日